如何做好点评管理,帮助我们提升销售业绩,这里是早文给您提供的第二条锦囊:理解平台逻辑,从高评分、多点评、内容明确、点评精华,提高商品的曝光率。
点评帮助增加曝光率
可能有人马上会有疑问,所谓曝光是让一件东西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,但点评是在商品页里面,消费者先看到商品,后看到点评,那么点评提高曝光率从何说起?
不妨大家来回想一下,当我们在平台软件查找产品的时候,是不是所有的平台都会给我们推荐的一张产品列表呢?点评提高曝光率就是来自这里,本文我们将围绕这个列表做介绍。下面列出的左边是携程酒店按好评排序的结果,右边是途家民宿按好评排序的结果。

按浏览习惯和操作方式,在列表中位置靠前的商品,必然比靠后的商品所获得的曝光率高,从而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。也正因此,平台会推出广告位供商户购买,但是平台返回给用户的产品清单,不能全都是广告,不然势必造成商户和消费者的流失,平台也就运营不下去了。所以每家平台都会建立一套筛选和排序机制,机制中参考的数据一方面来自消费者属性,另一方面来自商品的历史数据,而这数据中就包括点评数据。
点评数据是商品历史数据中平台能够获取为数不多的一类,它又是比较难得的消费者对商品体验的描述,它主要包括点评数量、评分、内容和图片。点评数据的公开性,让他比销售数据更容易放到台面上,用作消费参考,同时也适合纳入筛选机制。另外,点评并非每笔消费都会产生,点评一般出现在消费者体验超出预期或远低预期的时候,所以点评数量和销售数量不同,它体现了消费者的主动参与度,但局限于点评数量无法反映商品优劣,平台一般会联合评分使用,另外,平台还会将有图片,内容精彩的点评作为精华点评纳入筛选机制,以便选出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的商品。而现在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丰富,平台也意识到这点,他们对商品的细分也愈加细致,比如能做饭的民宿,适合亲子游的景区,必打卡的网红餐厅等等。平台会给消费者提供相关的筛选工具,快速地从平台的商品库中选出这些商品。但是我们要知道,对一件商品细分也许容易,但对千万商品的分类却不是一个普通的任务,而且一旦出现纰漏,对商家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,那平台也很可能错失一个优秀商品,造成大量订单流失。所以平台会花费很多资源,比如用户调研,商品体验等方法获取,而点评内容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数据池,这是一个有着大量消费者亲身体验后给出的反馈数据,通过技术方式,比如自然语言处理,高效地完成商品分类,从而大大节约成本。因此对商户来说,打造高评分多点评,甚至有大量精华点评的商品;又或是点评中提及某类需求的商品,是能够让平台给予更多的曝光量。可能你会说,出现水军刷点评怎么办?一件事情可以两面来看,如果一个商户会雇佣水军刷点评,说明他们重视平台的运营,但假如企业想以小博大,仅靠运营获取多评价、高评分,势必会让用户的期望过高,影响用户实际体验,从而产生差评,对商户来说是得不偿失的。而且消费者也不会相信一切都完美的商品。随着监管越来越严,刷点评的成本也越来越大的,比如国家《电商法》规定电商产生的订单是将被追缴纳税,因此点评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将会越来越高。
我们建议商户采取鼓励消费者点评的策略,但点评权在消费者手中,需要以合适的方式激励消费者留下评价,这势必要耗费不少的资源,比如送礼品、发优惠券,又或者在服务上增加小确幸,而且还需安排员工去作这件事,但在有限的资源下,我们该如何安排这些激励计划,才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呢?我们不妨找一找参照,建立一个竞争圈,看看竞品在每个周期的点评数量、评分以及需要提及内容的频率,这个周期可以是每天、每周或每月,我们只要比竞品做的更好一点即可。举个例子,假如我们要在上海新开一家主题公园,这时候把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和上海欢乐谷作为竞品,这两家景区的每日点评数量和评分都在100条和85分左右,所以我们需做到每日100-110条和85-90分就够了。如果你会问,这两家景区都已经开了那么多年,点评数量的积累肯定比新开的景区高很多,怎么可能超过呢?其实,平台要筛选出优质产品,筛选机制肯定是动态的,比如会选择某一个时间段的点评数量,或者点评数量的一个增长率,所以只要我们经营好用户点评,那么在这个指标中,平台的筛选机制就会提高我们的得分,从而提高曝光率,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。